
“买不到,根本买不到”“如何下单,请链接”……
近日,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的杂交柑橘“阳光2号”在网上走红,短短几天就被抢购一空。 《阳光2》团队研究团队——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研究员曹力先生开玩笑说,“我忙得应付不来,请不要下太多订单!”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曹力教授所在的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专注于柑橘产业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
曹莉从业28年,长期从事柑橘杂交育种研究。他的团队杀掉了我国第一个商业化推广的杂交柑橘品种“金秋糖橙”,并创新培育出多品种口味全面的“阳光一号”蜜柚。其中“金秋糖橙”已上市d 全国各大超市均有销售。
△李顺新(左一)曹力(中)队员阮强(右一)
此时在Hotcakes Online上热销的产品是曹莉研究了10多年的第五代杂交柑橘品种“阳光2号”。与普通柑橘相比,该品种果肉柔软、细嫩、多汁,酸甜平衡,广受好评。消费者可以在橙子中品尝到柠檬、柚子等水果的味道。
曹莉说:“研究生不仅要能写论文,更要全面形成。只要你想做,我就培养你!”
△ 曹力老师(右二)带领学生前往花园。
每年,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都会在江津基地尝试种植不同的柑橘苗木。 2023年,曹老师决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向。由于他教学生农业,他希望学生们在基地出售成熟的柑橘,“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赚取学费和生活费,还能发挥他们的社交能力。”同时,消费者品尝柑橘后,团队可以收到口味等方面的反馈,从而改进品种。
而此时火遍全网的《阳光二号》的“畅销书”李顺鑫就是他的研究生。
李顺欣,23岁,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研究生三年级。 2023年,他被曹力队录取,入学后,他和队里的其他同学开始了“下田”的学习生活。
△李顺信
李顺新说,曹老师是一个踏实的人。当他在学校官网上看到他黝黑的皮肤时,他想这个老师一定经常去农场。 “我们专业最重要的是实地训练,所以我申请了他的研究生学位。”
首先入学那年,李顺新和同学们跟随曹老师到全国40多个柑橘产区进行调研,发现并解决田间问题,为果农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曹莉研究员(右图)
除了到全国各地参加调研和实践学习外,李顺新还从导师那里得到了一份“销售工作”。 “其实我们前端做了很多柑橘的各种研发、育种等相关内容。当曹老师建议卖柑橘时,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可以从销售端更好地了解产品品质,为前端育种提供帮助。”
2023年,这是李顺新和同学卖柑橘的第一年。由于缺乏水果销售经验和客户基础,他们一开始只是在朋友圈发布产品信息,几乎都是老师和朋友下订单,所以销量有限。
由于缺乏经验,他对包装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控制不好,年销售额只有7万元。
△《阳光2》
2024年,李顺鑫在平台上增加了许多线上销售渠道。不仅柑橘类水果的质量控制稳定,销售包装也明显改善。今年,他们总共销售了16000多公斤柑橘,他们的产品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今年10月初,李顺新的“销售团队”继续在网上销售柑橘类水果。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社交平台上的购买帖子较多。 “有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的朋友吗?我想问一下你们的橙子要多久才能成熟?可以买吗?”评论区不仅有往年的“秀买家”,还有大量寻求网购的网友。
李顺新与导师曹立还在网上分享了许多“销售秘诀”,让“阳光二号”柑橘火遍全网。 7天内,“阳光2号”柑橘售出5000颗、近25000公斤,后台请求链接的私信充斥。曹老师这才发视频回复:“我太忙了,没时间处理,请不要下太多单。”
据了解,“阳光2号”柑橘5公斤售价在58元至98元之间。虽然价格比目前市场上的其他柑橘略贵,但极高的用户评价和认可度还是让它很快“售空”。
△《阳光2》
面对已经网上关心的网友,曹先生回应称,与“阳光2号”同母的“阳光1号”将在12月初成熟选型。是第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中晚熟橙、柚品种,口味与“阳光2号”相似。
△”阳光一号”
曹老师告诉本台主要记者,“阳光一号”的产量更大,可以给更多消费者购买和品尝。 “我们柑橘研究所种植的柑橘由教授、专家亲自管理,严格遵循绿色无污染的生产流程。”
曹先生对李顺新等人今年在电商平台上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年轻人懂互联网,善于创新,这就打开了网上销售的大门。”聂还评价说,这是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
“畅销书”李顺新表示,“我会继续做园艺相关研究,并根据自己现在的经验创业,让科研成果走进千家万户。”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制片人/李哲 主编/张志达
记者/秦静 吴黎明
编辑/秦静本文内容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