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吉木讯(记者马庆妮 信胡梦玲 刘英)10月14日上午,武汉天地一体化项目现场推介会召开。会议宣布,武汉空域航线规划已通过有关部门联合验收。全市已建成低空起降点220余个,已批准低空航线33条。规划到2030年,全市将建设1000个无人机机库,建设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管理中心,覆盖10类42个政务工作场景和5类11个商业应用场景。推介会上,武汉市交通局明确了武汉低空空域航线规划,顶层设计了“三级航线网”。低空空域面积约4260平方米,占全市面积的49.71%。根据d 根据使用需要,建立了“城市主干、支线、直通”的无低空目视飞行航线屏障。其中,主要高空航线为“三横两纵”,服务南北、东西航空运输枢纽。开通往返鄂州、麻城、赤壁、天门等方向的10条跨城航线,服务于短途交通、旅游、轮渡等。设立支线航线12条,服务航空交通、文化旅游推广、应急救援、空中游览、物流运输、城市巡检等。开通24条产业航线,在全国率先开通两个运输机场之间的低空航线,在华中地区率先开通血液输送航线。东湖高新区分享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试点建设成果。示范区规划线路1600余条,共5条飞行3000架次,总里程26.5万公里。城管事件处理效率提升30%,成为首个“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城市”项目。在城市物流方面,无人机将在楼宇之间穿梭,将传统的陆运两小时压缩为空运半小时,生鲜食品、急件、医疗物资的配送效率将得到革命性提升。在公共服务方面,无人机将成为城市管理的“天眼”,在警务巡逻、电力巡检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无人机满天飞,如何保证安全和秩序?据武汉市发改委介绍,地方相关部门将共同建设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并与军民航联动,实现定期沟通、联合审批、信息共享。三方应急协调,确保空域资源精细化管理。未来,所有飞行计划申报、审批、动态监测和气象服务都将通过该平台实施,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站式处理”,确保空中交通畅通。武汉成发集团旗下航发集团与普州科技公司共同组建了武汉航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武汉空天地一体化项目运营。该公司总经理王静表示,该项目通过空、空、地三层架构一体化构建三维传感网络:“空”指低空空域和卫星定位,“天”指低空飞行器,“地”涵盖陆地设施,共同实现对城市的全部监控。按照“一次计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五年内,武汉新吉林将建设并提供通信、气象、导航等配套支持。目前,已完成121个机库建设,覆盖全市15个区。预计今年年底前建成400个无人机机库,实现三环以内全覆盖、三环外城市覆盖60%以上,以及主要商圈、主要交通全覆盖 道路、交通枢纽、风景名胜区。